當孩子提出:「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男生有小雞雞,女生沒有?」等這類讓爸媽難以接招的一籮筐性問題時,你通常選擇迴避還是敷衍了事呢?
兒童福利聯盟曾於2006年特別針對兒童校園性霸凌現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逾半數的孩童有性霸凌的受害經驗。而被性霸凌的孩子中,有66%聽過黃色笑話或被嘲笑身材,身體曾遭侵犯的占半數;而男性學童最容易碰到的性霸凌行為是被脫褲子或摸下體,女性則是被嘲笑「男人婆」。
也許大人覺得這些都只是成長期的孩子之間無傷大雅的遊戲,但是兒福聯盟卻在調查中發現,被欺負的孩子心裡其實很不愉快,將近80%的孩子感到很生氣,36%的孩子則感到很難過。
這些現象顯示,我們的孩子雖然認識了生理性的器官構造,卻沒有學習到對不同性別氣質的接納、尊重與包容。性好奇加上接觸大量不當的媒體訊息,讓他們對性的認知只停留在媒體腥羶的畫面與報導,或是綜藝節目裡將身體物化的玩笑言語和舉動上。
由於華人文化對與性相關的事難以啟齒,加上大部分的爸媽在成長過程中並未受過完整的性教育,所以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和孩子「談性說愛」。但隨著媒體如此無孔不入地影響著孩子,爸媽不能不提早做好準備,為孩子做性教育。
在本期專題中,我們將邀請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副教授毛萬儀,以及國立台北護理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吳蘭若兩位專家,帶領爸媽瞭解如何「臉不紅、氣不喘,輕鬆地和孩子談性說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