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小男孩在土裡種下一顆小小的胡蘿蔔種子,其他人都告訴他,這顆種子不會發芽,但小男孩仍每天除草、灑水,終於有一天,時候到了,小小的種子長成一個巨無霸的大胡蘿蔔。

本1945年出版的書,至今已是經典中的經典,跨越時空,深受孩子喜愛,創作者用最簡單的圖文,傳達孩子內心最深的需求─信心。

作者節奏輕快的展開男孩的「信心體驗」,那小男孩種下胡蘿蔔種子,媽媽、爸爸、哥哥提出忠告:「恐怕不會發芽喔。」然而讀者看到的是男孩「我行我素」的照顧那顆地底下的種子,他聽到了嗎?當然!但是他還是決定給這顆種子機會。

後連兩頁「什麼也沒發生」,他會放棄嗎?他會聽從他們的好言相勸嗎?幸好沒有!但是三個人再次一起明確的告訴他「不會發芽」,又仍是看到他拔草灑水,這時讀者會很期待,到底誰是對的?小男孩?還是比他有人生經驗的爸媽和哥哥?而且他們三票對一票耶! 直到看見地上長出一柱沖天的蘿蔔葉,真有「出頭天」的喜悅,而最後那個大蘿蔔更是令人滿滿的開心啊。沒有信心的人生是很辛苦的,我們要如何培養孩子的信心呢?其實多數的孩子幼時因「無知」而敢於嘗試,大人應該在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試試看,胡蘿蔔種子就算不會發芽,也不至於長出大怪獸吧,沒在怕的!
有大人不但堅持勸退,孩子不聽時大人會惱羞成怒,其實不是故意打擊孩子,或許為了不想看到孩子失望或失敗,也或許擔心旁人會覺得你沒把孩子教好?很多時候,我們出於善意的教導,反而讓孩子過度依賴別人的判斷。若孩子真的因相信這些好意而放棄了,不再做他該做的事,種子當然不會發芽,也就證明了那些「聰明人」是對的。這孩子長大後,為人父母,也會繼續以「我告訴你」來潑別人冷水。

試是學習必經的,也是每個人的權利,不需太早要孩子接受別人的經驗,以致剝奪了他的成長樂趣。孩子的成長
需要等待,等待需要時間,大人的毛躁是揠苗
助長的主因,我們不妨也學學孩子,好好體
驗生活,享受夢想。
忽然想到多年前看過一段話:
You see thingsas they are and you ask why?
I dreamthings that never were and ask why not?
一般人只看事情表面而問「為什麼」,但人
生的精彩在於敢夢想沒發生過的事,並帶著
信心和勇氣去實踐它,為什麼不呢!會發芽,
也不至於長出大怪獸吧,沒在怕的!
1945年,是《胡蘿蔔種子》出版的那一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之時,作者以簡短的101個英文字、清新的圖文表達方式,就為戰後的人們拾起信心、種下希望的種子。

書中的小男孩以帶點傻勁的執著,守護一顆沒有人看好會發芽的小種子,最後終於得到回報,也鼓舞了孩子相信自己的力量。七十年後的今天,許多讀這本書長大的孩子,成為父母、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因為曾經受到鼓舞,仍喜歡為孩子閱讀這本灌溉希望的小書。這本書跨越時代、陪伴了一代代的孩子,成為這個世紀最激勵人心的童書經典之一。
胡蘿蔔種子》是由克拉格特.強森和露斯.克勞斯─這對童書界著名的夫妻檔所作的。克勞斯致力於文字創作,作品充滿了柔美與感性,強森的插畫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幾乎不畫背景、人物造型卡通,而且喜歡以光頭小男孩為主角。不過,他為妻子畫的小男孩,都喜歡加上頭髮。

這對夫妻從1940年代開始創作許多受歡迎的童書作品。《野獸國》的作者莫里斯.桑達克經常拜訪他們,並
形容這對夫妻檔像是他的「週末父母」,而自己是《胡蘿蔔種子》裡的那顆種子,受到強森和克勞斯在
童書創作上的指導與灌溉。

克拉格特.強森另一個重要的作品是《阿羅有枝彩色筆》,以童趣的圖像語言,為圖畫書的藝術表現,
開 創了新的類型與風格;曾入選美國收錄12部最偉大圖畫書的《經典圖畫書寶庫》、和紐約公共圖書館
「每個人都該知道的100本圖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