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出生於白俄羅斯,她的童年在一個既沒電也沒自來水的小鎮中度過,每到下雨天,農場裡的動物便會在泥濘中打滾,有時候金斯伯也會打著赤腳和牠們一起玩耍。之後,金斯伯隨著家人移居加拿大,最後定居美國,也開始為當地的孩子們翻譯和引介俄國的民間故事。《早安,小雞》是改寫自俄國兒童文學家柯.楚柯夫斯基所創作的故事。《太陽晚上到哪兒去了?》則改編自亞美尼亞的童謠。
1932年出生於菲律賓馬尼拉,並曾擔任律師。1956年他前往紐約帕森設計學院學習美術,從此定居美國,他離開學校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藝術工作室裡為天使畫翅膀,之後曾為《紐約客》、《週六晚報》畫漫畫。後來,他開始與艾琳娜.杜威合作,畫了許多關於動物的有趣故事,並長年為幼兒創作圖畫書,包括《阿虎開竅了》、《小雞和小鴨》等82本作品。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節奏,畫面背景簡潔生動,動物角色詼諧有趣,廣受孩子喜愛。他也經常到校園為孩子演講,教他們如何畫鱷魚。他曾說過:「每個案子都讓我學到新東西、教我成為一位更棒的藝術家,而且每一本書都讓我更接近兒童。」
1937年出生於芝加哥,定居紐約。她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畫畫,曾就讀專攻繪畫。荷西.阿魯哥是她的創作夥伴,他們倆人一個喜歡畫圖、一個喜歡塗顏色,因此荷西繪製輪廓與造型、設計版面,艾琳娜負責填色,他們一同合作超過60本童書,作品曾獲美國圖書館協會最佳童書獎。艾琳娜說:「我認為顏色告訴我的事,比形狀或聲音都來得多。」
生於1924年,祖籍福建省同安縣,習慣以筆名「子敏」發表散文,以本名為小讀者寫作,是小讀者口中的「林良爺爺」。2012年榮獲國家文藝獎終身成就獎。
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國語科及淡江大學英文系,當過小學老師、新聞記者,歷任國語日報編輯、編譯主任、出版部經理、國語日報社社長,以國語日報董事長兼發行人身分退休,退休後繼續從事寫作。
以兒童文學工作為生平職志,為兒童寫作長達50多年,以國語日報「看圖說話」專欄與小讀者結緣。著有散文集《永遠的孩子》、《林良爺爺的30封信》;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兒童文學創作《我是一隻狐狸狗》、「林良童心」系列繪本十冊及翻譯圖書等兩百多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