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會員專區 │  小太陽親子書房 │ 購物車 │ 訂閱/取消電子報    
美國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現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信誼基金會董事、《學前教育》專欄作家。
長年推廣閱讀,並針對台灣教育、社會問題提出精闢見解,藉著寫作、翻譯和演講,分享正確的腦科學知識及為人處事的道理。
著作及譯作豐富,包含《遊戲與閱讀》、《啟動孩子的大腦》、《情緒和品格》(信誼出版)、《養男育女調不同》(遠流出版)、《請問洪蘭老師》(天下雜誌出版)等。
我在書中常將相關的實驗詳細介紹出來,讓父母看了科學證據以後,自己做決定。
為什麼需要讓父母知道科學的證據呢?因為市面上有許多似是而非的大腦開發書和補習班,宣稱可以讓孩子變聰明,但事實上,它們並沒有科學上的證據。幾年前,台南有個大腦開發班,收費非常昂貴,三十萬的學費,他們卻叫孩子去吞火,結果燒傷了孩子的嘴巴。
最近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發展分子生物學家約翰.麥迪納(John Medina)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佩翠西亞.邱契蘭(Patricia Churchland)都站出來說明沒有左 腦型、右腦型的人格這回事。大腦是一致對外,它們中間有個胼胝體相連,雖然人有兩個腦半球,但不管訊息從哪一個腦半球進來,在千分之二秒的時間內便傳到另一邊去了,兩個腦半球在評估了事件的本質後,由主控的腦去執行任務,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每個孩子都不同,因此教養孩子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父母要用自己的Common Sense來判斷,不是人云亦云,一昧地模仿別人。父母只要看到孩子每天笑咪咪,迫不及待地等太陽東昇就知道自己是做對了。我很希望父母們會喜歡這本書,更希望這本書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情緒和品格上有所幫助。──本文摘錄自《情緒和品格》作者序
中國人不喜歡孩子玩,總是說「業精於勤,荒於嬉」,但是外國人卻說「只工作、不遊戲,會使孩子變得沈悶無趣」(Work and no play make Jack a dullboy.)。究竟哪一個是對的呢?
最近的大腦實驗發現,遊戲不是學習的敵人,而是學習的夥伴,因為遊戲的時候,大腦會產生一種神經營養素叫「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使神經元長出新的分叉,增加神經網路連接的密度。孩子的神經網路愈密,他愈有機會觸類旁通、產生新的想法。
遊戲也幫助孩子學習情緒控制,因為抗憂鬱症的藥,例如:百憂解就是阻止突觸中血清張素的回收,當它在大腦中多的時候,人的情緒會好。所以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如何控制情緒。我們常看到一個本來在發脾氣或不開心的孩子被同儕硬拉去玩遊戲後,一會兒臉上就有笑容出現,再過一會兒就忘記剛剛在氣什麼了。
孩子必須在團體遊戲中學習如何跟人相處,完成他的社會化。一個孩子若是小時候不會跟別人玩,長大後便只能跟電腦玩,因為只有電腦這種沒有生命的東西可以忍受孩子重複、不合理的咒罵和摔打而不回手或憤怒離去。 希望《遊戲與閱讀》裡面所談的大腦實驗能夠改變過去對遊戲的錯誤觀念,使學校的童軍課不再被數學、英文所取代。
孩子需要在遊戲中學習、在紀律中成長,當寓教於樂時,學習就能事半而功倍了。──本文摘錄自《情緒和品格》作者序